中文  |  ENGLISH

首页 > 市场 > 中国 > 查看内容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专家组到中船新能乌拉特中旗光热项目现场调研

2020.08.05 来自:中船新能

8月1日至3日,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名誉主席何雅玲带领学会副监事长丰镇平、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严俊杰、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朱月祥等一行13人到中船新能乌拉特中旗100MW10小时储能槽式光热发电项目现场调研。中船新能董事长栾海峰、内蒙项目公司常务副总朱胜国、中船新能总师办热能研究室主任邵帅等陪同调研。



何雅玲一行实地察看了镜场、储换热岛、常规岛等区域,听取了中国船舶集团光热产业发展建设情况介绍。她对中国船舶集团将清洁能源领域作为重点方向,大力发展能源装备产业的战略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中国船舶集团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热能动力装备“技术同源、生产同线、试验同台”的自身优势,并按照“系统带动装备、装备驱动系统”的思路, 以装备制造理念创新驱动能源技术变革,聚焦以光热及储能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战略发展方向,积极布局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深度参与我国能源革命的战略路线给与了高度赞扬。


栾海峰对何雅玲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中船新能以解决能源领域的问题为导向,聚力构建光热储能技术研发体系,积极开展试验验证平台建设,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速解决卡脖子的装备,形成技术突破,打破垄断;开展关键技术的创新,快速掌握一批核心高端技术;建立光热产业协同管理平台,协同创新设计、协同制造和协同服务,智能制造;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注重金融支持产业能力提升,着力打造光热产业顶层规划、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和服务全产业链。

何雅玲指出,高校与企业应当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光热储能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链发展规划方面频繁交换意见,积极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促进双方形成深入合作的创新科技产业模式。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依托高校在学科交叉、人才资源方面的先天优势,以及企业在产业化方面的敏感嗅觉,形成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试验验证的产品迭代开发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尽快将中国的光热储能技术推向国际市场。


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100MW光热发电项目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是国家能源局首批20个示范项目之一,是国内装机最大、储热规模最大的槽式光热发电站,采用国际先进的、应用业绩最多、最成熟的槽式光热发电工艺。项目位于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乡希热嘎查,总占地面积约7300亩,由太阳集热岛、导热油换热、熔盐储热、常规发电岛四部分组成,运行周期35年。

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约3.6亿度,相比于风电和光伏的间歇式发电,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稳定发电。光热发电机组可以在电力系统中作为主力机组承担基本负荷,也可以作为调峰机组承担高峰负荷,并且可提升电力系统接纳风电和光伏的能力,是“网源友好”型电力。同时相对于火电,每年可节约近12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约20万吨,相当于造林8400亩,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关线下活动:


第十届光热发电中国聚焦大会2020(时间待定,中国北京)

第五届光热发电中东北非大会2020(9月9-10日,阿联酋迪拜)


更多光热发电行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spfocus):




提交评论

报告(会员专享)

查看更多+

线下活动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cspfocus2011(微信)

邮箱:csp@cspfocus.cn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沪ICP备2023031859号-2

微信资讯公众平台

在线资讯公众平台